一、写科普有什么好处?
写科普可以给读者提供有用的健康信息,帮助大家少走弯路;还能间接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。更重要的是,帮助自己进行提升,同时改善日常诊疗过程中的医患关系。
写科普的过程其实也是沉淀信息和思考的过程,否则过了一段时间,你可能只会记得“我好像在哪里看到过……具体我记不清楚了,文献也找不到了”。
科普这个学习过程中的“副产品”,既能够让你的学习更加深入,也能够让你的学习成果不被淡忘。
另外,因为看了你的科普,成为你的读者,还特意找你看诊,本身也是一个建立信任的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们可能对疾病已经有了基础的认知,这样看诊时沟通会顺畅愉悦很多,相信在我们的读者中,因科普结缘的不少呢。
二、好科普选题的方法
那要怎么开始写科普呢?先想想“写什么”至关重要,选的话题太难,可能导致前期挫败感;话题太简单,别人都写过,可能又无法写出新意。所以,从下面3个方向着手:
1. 穷尽法梳理话题框架
所谓穷尽,就是尽可能梳理某个主题下面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,这样你对整个话题会有全面的了解,也知道自己可以找那个话题切入,后续有新的话题也可以插入到框架中迭代更新。
主题主要来自医生们各自擅长的专业方向,比如,儿科医生就可以梳理关于小孩发烧会问到的问题,梳理的问题来源包括但不限于自己的诊疗经验、其他科普文或者大数据搜索。
2. 留意一些普遍关注的话题
时令性和季节性话题,例如季节性鼻炎、防晒、防蚊等等有季节性的主题,在当季非常受欢迎;辟谣类话题,扭转大家的常见误区,科普意义大,关注度也高。
另外就是对患者或家属有帮助的主题。在门诊中患者或者家属经常询问的、经常有误区的、搞明白才会听医生嘱咐的主题,都是写作的好题材。
有一些医生觉得应该是常识的信息,其实大众并不熟悉,这就值得科普一下,例如:1岁后的孩子更推荐喝纯牛奶而不是配方奶。
3. 追医疗热点
有一些疾病,在平时大家的关注度并不高,写了缺乏读者看,科普效果就不太好,如果碰到热点事件就不一样了。比如XX明星怀疑耳石症辞演跨年晚会,正好给大众科普一下耳石症这个很多人不熟悉的疾病。当然,做科普,我们不只追求关注度高,阅读量大,如果受众小,但是这篇科普能够真正帮助到读者,即使阅读量小,我们也欢迎。
三、写好医学科普的技巧
科普是让读者用最省脑力的文字,让他们获得有用的信息或者愉悦。写科普需要想方设法让读者省脑力,看起来轻松。
我们的医生们往往有很多有用的信息,要花功夫的就是在如何让读者不费脑力也看得懂,看得下去
1. 建立读者思维,符合读者阅读习惯
医生们习惯了教科书和专业资料的写作方式,例如从疾病的病因,到临床表现,到诊断标准,最后才是治疗和预后等等。
但患者就诊时并不是这么描述病情的,他们往往都是描述症状,比如我发烧了、头痛、咳嗽,却不会跟医生说自己得了支气管炎怎么办?
所以,建立读者思维,要求写科普时要尽量以读者相关的事物切入,比如诊间故事、症状表现、生活日常。
2. 清晰的逻辑和生动的表达
科普文章的结论通常由各个观点支撑,各个观点又来自于不同证据等级的参考文献。
所以写科普的过程,要像剥洋葱一样,一层一层的打开,这样作为作者可以避免遗漏,做到逻辑闭环,作为读者看起来不会觉得吃力。
至于表达的生动性,有人说,插搞笑的图片算不算?当然,插图是降低阅读压力的一种方式,一副好插图胜过千言万语。
除了图片,文字风格其实更重要。要想读者看得轻松,要用自然的语言,尽可能少用术语。读者难以理解的重要概念,尽可能用比喻、举例子来帮助理解。但我们也知道,好看的皮囊千遍一律,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,要自然的幽默离不开积累和实践,更重要是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。
3. 讲好一个知识点,言之有据
写科普比较忌讳想面面俱到,最后一发不可收拾写成万字长文;也忌讳观点堆砌,言之无物。
争渡健康是目前国内头部的健康群媒体IP营销矩阵,是优质医疗健康IP生产商和供应商,拥有自我孵化医生KOL和营养师,KOL达人超过200人,素人KOC超500人,争渡健康累计全网精准健康垂类粉丝1.6亿,生产优质健康短视频20万多条,播放量超300亿次,内容覆盖市场主流内容平台:抖音、头条、快手、小红书、微博、视频号、知乎等新媒体平台,也是高济医疗、京东健康、小荷医生特邀内容供应商。欢迎来电咨询洽谈!
内容 | 网络(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